马克·吐温曾提及,在十九世纪的漫长岁月中,历史巨星璀璨,拿破仑与海伦·凯勒并列为时代之翘楚。起初,我对此言不以为意。然而,当我缓缓合上《假如给我三天光明》的终章,海伦·凯勒的形象犹如晨钟暮鼓,震荡着我的心弦。
海伦幼年聪颖异常,生命之帆似乎正待乘风破浪,不料在她19个月大时,病魔突袭,无情地将她困于无声的黑暗中,剥夺了她观赏五彩世界的权利,隔绝了童真的欢声笑语。我原以为她会对天诅咒,然而,她坚韧的意志远超我的想象。上帝似乎也有所不忍,派遣莎莉文老师化身为她的光,为她解开心灵的锁链。日复一日,海伦的生命之树重新绽放,莎莉文老师引导她感受流水的细腻,以“water”之名刻入她幼嫩掌心,让她在未知的世界里重新寻觅认知的路径。
苍天终不负有心人,在莎莉文老师匠心独运的教学中,海伦掌握了阅读的奥秘,文字的殿堂向她敞开大门。随后,海伦的父母请来霍勒斯曼学校的莎拉·傅乐瓦老师,教授她言辞的艺术。对于一个既不能视也不能听的人来说,此举无疑是攀登险峰。然而,海伦与她的导师们并肩作战,终将语言化作桥梁,跨越重重障碍,成为了哈佛大学的博士生,成就了一位集作家、教育家、慈善家、社会活动家于一身的传奇女性。
读至此时,我难以置信,失去视听的海伦如何在盲文的海洋中艰苦航行,在练习说话的同时,不懈地追求知识的光辉。
我们,耳聪目明之人,常常怠于学习;而海伦——这位身体羸弱却意志坚定的女子,却从未向命运低头,以积极之心拥抱生活。相较之下,拥有健全之身的我们,却往往沉溺于抱怨。
故此,今日起,我们当以海伦为镜,珍视生命之美,勤学不辍。坚信在不远的将来,美好定会向我们缓缓走来。